游宜兴法藏院观桂紫菊花

山茶花开菊花紫,青桂童童立花里。
柔姿翠干已可怜,更傍幽丛看花蕊。
山僧揖我临阶坐,眼到栏边心即喜。
便欲携归种郡斋,忍令此地风烟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宜兴法藏院观桂紫菊花》是宋代诗人陈襄所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诗词原文
    山茶花开菊花紫,青桂童童立花里。
    柔姿翠干已可怜,更傍幽丛看花蕊。
    山僧揖我临阶坐,眼到栏边心即喜。
    便欲携归种郡齐,忍令此地风烟坦。
  2. 作者简介
    陈襄,宋代诗人。他的作品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深受赞誉。其诗作常以山水自然为背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3. 诗词赏析
  • 自然之美:《游宜兴法藏院观桂紫菊花》通过对桂花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中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美丽景象。其中“山茶花开菊花紫”一句,不仅描绘了桂花的颜色,更通过对比,突出了桂花的独特之美。
  • 情感之深:诗中的作者通过亲身体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和敬畏之情。尤其是“更傍幽丛看花蕊”,不仅描述了视觉上的美景,更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 艺术手法:在这首古诗中,作者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例如,“山僧揖我临阶坐,眼到栏边心即喜”,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游宜兴法藏院观桂紫菊花》不仅是一首诗,更是对自然美的一种赞颂和追求。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