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鸟于飞,归戾于泽。
君子于田,亦适维则。
旅力不愆,曷云其极。
送关都官致仕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关都官致仕》是宋代诗人陈襄创作的一首古诗词,全诗如下:鸿鸟于飞,归戾于泽。君子于田,亦适维则。旅力不愆,曷云其极。有坚松柏,君子斧之。有实秠稷,农夫有之。天子有老,曷其与归。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鸟类归巢和农民种植谷物的场景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关公(即关公,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能够以礼致仕的赞许,同时寄托了对其品德高尚、德行不衰的敬仰之情。《古灵集》中有收录这首作品,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注解。
《送关都官致仕 其一》是一首表达深厚友谊和敬慕的诗歌。陈襄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卷,同时也隐喻了自己对于关公人格魅力的钦佩。陈襄在这首诗中采用了“比”的艺术手法,将鸿鸟归巢比喻为关公归隐;将农民种谷比喻为关公的仁德。这种运用自然景物来比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使得诗歌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且具有深刻的内涵。
陈襄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传统礼仪和道德修养的重视。在古代社会,官员退休被视为一种美德,因为这不仅是对国家的贡献表示感谢,也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肯定。陈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关公这种高风亮节的赞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楷模的期望。
通过对《送关都官致仕 其一》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以及艺术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仅是陈襄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古代士大夫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友情和道德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于忠诚、仁爱和礼仪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