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公洞庭春色

洞庭千木奴,寸丝不挂手。
来输步兵厨,酿作青田酒。
王家玉东西,未觉岁华走。
方从罗浮山,已作南阳寿。
还将瓮头春,慰子雪入牖。
我方缚禅律,一举烦屡嗅。
东坡酒中仙,醉墨粲星斗。
诗成以属我,千金须弊帚。
何曾樽俎间,著客面黧黝。
定须笑美人,蘸甲不濡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苏公洞庭春色》是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和苏公洞庭春色》作为陈师道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具体解析:

  1. 作者简介
  • 陈师道:作为宋朝的著名文学家,陈师道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诗风著称于世。他不仅是江西诗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还与黄庭坚、陈亮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词原文
  • 洞庭干木奴,寸丝不挂手。来输送步兵厨,酿作青田酒。王家玉东西,未觉岁华走。方从罗浮山,已作南阳寿。还将瓮头春,慰子雪入牖。
  • 这组诗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通过使用“干木奴”、“青田酒”、“王家玉”等意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结合起来,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1. 诗词解读
  • 首句“洞庭千木奴”,通过“木奴”这一植物名,引出洞庭湖水系丰富的自然资源。接着“寸丝不挂手”表达了洞庭湖中水质的清澈,没有一丝杂质,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来输送步兵厨,酿作青田酒”则描述了洞庭湖地区独特的酿酒文化,反映了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传统。而“王家玉东西”,虽为典故之谈,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 “方从罗浮山,已作南阳寿”可能暗指作者在创作此诗时,正身处罗浮山,或是联想到自己年事已高,希望以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许。
  • 尾句“还将瓮头春,慰子雪入牖”,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春天的到来为生活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如同冬日的雪消融后,阳光洒进窗户,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和苏公洞庭春色》以其优美的意境,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象中。诗人通过对洞庭湖畔景色的细腻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广袤的湖光山色之中。
  • 语言风格:陈师道的用词简练而富有力度,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显得清新脱俗,又饱含深意。

《和苏公洞庭春色》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诗人传达了对生命、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尊重。对于现代人而言,这首作品不仅是了解古代文人情感世界的一扇窗口,更是一种精神财富和审美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