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吴学士观我斋分韵得真字

狂夫缚轩冕,自许稷契身。
静者乐山林,谓是羲皇人。
不如两忘快,内保一色醇。
伟哉道山杰,滞此汝水滨。
大来会阔步,小憩得幽欣。
一斋有琴酒,万事无缁磷。
不作子公书,肯受元规尘。
人言君侯痴,我知丈人真。
月明泉声细,雨过竹色新。
是间有真我,宴坐方申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汝州吴学士观我斋分韵得真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秋天,当时诗人在洛阳与好友范山人同游嵩少,途经汝州时,偶遇当地知名人士吴氏之弟吴思诚,两人因“观我斋”而结伴同行。在游览嵩少山时,他们登临绝顶,观赏了日出美景,并有感而发地吟出了这首诗。

诗中“白云生处有人家”,用笔极轻淡,但意境却极为开阔深远,让人联想到“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意。“白云”二字,既点题又起兴。“有人家”,则由远及近,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那幽深的山林,再由山而入谷,最后抵达诗人所居之地。“白云”与“人家”之间,构成了一种天然的、不可逾越的阻隔,仿佛白云之中隐藏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令人向往不已。

这仅仅是诗人想象中的“家”——“白云生处有人家”。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的家,也没有真正过上那种理想的隐居生活。尽管如此,他在诗中仍然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这种向往之情,既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也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