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晦翁作

去年渭北望卿频,今日深山屐齿新。
珠树香沾千涧雨,莲峰翠滴四时春。
渔郎有意休相问,樵子无心可与亲。
石榻盘旋忘岁月,瓶罍羞罄故人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朱晦翁作》是南宋诗人陈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古诗的作者、原文及翻译进行介绍:

  1. 诗歌作者
  • 陈光,字谦叔,一字世德,泉州永春(今属福建)人。他于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时年三十三岁。他曾担任封州签判和权知新州,并从梁克家学。
  1. 诗歌原文
    去年渭北望卿频,今日深山屐齿新;
    珠树香沾千涧雨,莲峰翠滴四时春;
    渔郎有意休相问,樵子无心可与亲;
    石榻盘旋忘岁月,瓶罍羞罄故人贫。

  2. 诗歌赏析

  • 主题与意象: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渭水边的频繁相遇与深山间的静谧独处形成鲜明的对比。渭水的“珠树”与“莲峰”象征着人物的高尚品格和美好愿景,而“渔郎”与“樵子”则代表了世俗生活的不同态度。
  • 情感表达:通过对四季变换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中的“石榻盘旋忘岁月”和“瓶罍羞罄故人贫”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精神寄托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孤独与清贫。
  • 艺术特色:这首诗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充满了画面感和节奏感。其简洁的结构和丰富的意象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和朱晦翁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诗篇,也是宋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