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尚书韵呈石湖

圣经三百篇,凛凛诗鼻祖。
日月悬太空,不作雕篆语。
可学不可议,仲尼亲去取。
变为屈宋骚,刻画已愧古。
曹刘骥騄骋,沈鲍鸿鹄举。
并称五字雄,绳墨盖陵武。
甫白壁万仞,视彼柳樊圃。
又如曹邾郑,屏息从晋楚。
黄陈嗣前作,风壑啸两虎。
公生四子后,相望心相与。
溟渤无弃流,酸咸或登俎。
取源自圣经,长袖固善舞。
清篇神所护,近句谁先睹。
乡来仪朝行,拱揖尊帝宇。
出使辞气振,前席情素吐。
非公任安危,衮阙几不补。
归来将诗坛,越笴傅之羽。
陈黄伯仲尔,胡复用心苦。
学力我枯涸,进冀濡教雨。
首肯公不疑,更用询季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王尚书韵呈石湖》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
  • 生平经历:陈造(1182年—1265年),字章之,号秋娘,又号宝月,浙江湖州人,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文学家、史学家和哲学家,与陆游、范成大并称为“东南三贤”。他的一生虽历经战乱,但仍然坚持文学创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为“诗林宗工”、“词坛盟主”。
  • 文学成就:陈造擅长诗歌和散文,尤以七言绝句见长,其诗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对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散文方面,他的作品多以议论为主,语言简练有力,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1. 诗歌原文
  • 圣经三百篇,凛凛诗鼻祖。
  • 日月悬太空,不作雕篆语。
  • 可学不可议,仲尼亲去取。
  • 变为屈宋骚,刻画已愧古。
  • 曹刘骥騄骋,沈鲍鸿鹄举。
  • 并称五字雄,绳墨盖陵武。
  • 甫白壁万仞,视彼柳樊圃。
  • 又如曹邾郑,屏息从晋楚。
  1. 作品赏析
  • 思想内容:陈造的这首诗反映了他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中的思考和感悟。《次王尚书韵呈石湖》通过对比圣经与屈原、宋玉的作品,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独立的境界。这种超越现实的政治斗争,转而注重内心修养和哲学思考的态度,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智慧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 艺术手法:诗中的用词精炼而富有象征性,每一个意象都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哲理思考。例如,将日月比作高远的目标,不涉及雕琢修饰的语言,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朴素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1.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次王尚书韵呈石湖》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陈造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 个人经历:陈造的生活经历充满了坎坷和波折,但他始终坚持文学创作,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影响和启迪后人。这首诗的创作也反映了他在人生低谷时期对精神世界的坚守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1. 历史评价
  • 历代评价:历代文人对于《次王尚书韵呈石湖》的评价颇高。明代学者胡应麟称赞这首诗“意气豪迈”,清代文学家纪昀则认为这首诗“格高调雅”,“为南宋以来所鲜见”。这些评价不仅肯定了陈造的文学才华,也揭示了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卓越地位。
  • 现代评价:在现代,《次王尚书韵呈石湖》仍然被视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受到广泛赞誉。学者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次王尚书韵呈石湖》不仅是陈造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中国文化深厚底蕴的展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值得人们深入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