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祈三日竟成霖,一瓣心香格帝歆。
苗若遂枯无此水,粟将暴贵涌于金。
时方多垒农为急,公在三湘泽已深。
自愧侏儒叨一饱,愿推德意答天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精祈三日竟成霖,一瓣心香格帝歆。
苗若遂枯无此水,粟将暴贵涌于金。
时方多垒农为急,公在三湘泽已深。
自愧侏儒叨一饱,愿推德意答天心。
《喜雨上项帅》是明代文学家宋濂所著,属于散文作品。该文作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夏,当时作者任永新县主簿。文章通过描述一场及时的春雨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益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民生的关爱与赞美。
全文内容如下:
余昔岁游京师,尝见春初时雨,至暮方止,其时禾苗茁壮,草木发花,而四方民庶之利,莫大焉。然余亦尝忧旱干之患,故每思及此,辄为恻然。
顷在永新,值岁旱,田畴尽焦,居民苦之。适遇天晴,余乃出郊,行数里外,望见田野间有黄气上蒸,知天将降甘雨。于是归告居民曰:“今日必有大雨。”既而果然。
居民皆大喜,以为天锡其德,以应吾心。余谓:“天虽高远,而能知下之情;雨虽无形,而有惠于物者,岂独人哉!吾乡有言:'天欲雨则风起。'今天晴而雨,是天欲雨而不待风也。”
又尝闻之先达曰:“天下事,有不可知而知之者,有不可为而为之者。如风雨雷电之类,固不可得而测也。然天地之心,犹人之常情,何尝有可欺哉!是以君子处世,虽遭困厄而不为动,虽遭危难而不为惧。”
故余作《喜雨》诗一首云:“久矣吾乡多旱干,今年喜得雨泽宽。一雨入地即生芽,四野无垠绿满山。农夫相率歌丰年,儿童笑语声盈川。天意仁爱降霖雨,人间无处不沾恩。”
夫天之生物也,有大小、长短、厚薄、疏密之不同。然万物各得其分,各有其用,此天之所以生万物也。若夫水旱疾疫,非天所能豫知,然其为害甚巨,故天有时而降之以济人。
吾乡之人,不知天地之广大,但以一时之旱干为忧患,而不悟天之意也。今一旦雨泽既至,其利岂不大哉!吾乡之民,幸赖天之佑,获此丰年,而吾辈亦得以优裕自守。
嗟乎!天地之大也,岂有尽哉!人之于天地也,其何以异?吾观天下之人,有志于道者,有志于事者,有志于文者。其或学于圣人之道,或习于古人之言,或工于文章,或工于政事,或工于技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其或不幸而不得其所,则皆能自励而自强。
是以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处难而易失。吾闻之先达曰:“人生在世,当以立德为本,立功、立言三事并重。立德者,所以养身也;立功者,所以安国也;立言者,所以垂世也。三者备而可以不朽矣。”
余虽不敏,亦尝志于此矣。然吾乡之人,尚多未识。是以敢述其事于斯文,俾后之人知所劝戒。虽然,吾虽不能以言教人,而亦不敢以言罪人。
呜呼!天之降灾也,犹人之有疾病也;人之病也,犹医之疗也;医者虽良,犹不能治其尽也。天之所降,未必尽恶也。人之受之,亦未必全善也。然而人之有病也,必求其善医者而治之;天下虽有不善之医者,而君子未尝不以礼让之。
是以君子处世,虽遭困厄而不为动,虽遭危难而不为惧。盖有道之士,其用心也,惟恐天下之人不得其正也。是以君子之为学也,必以正道为本,以仁义道德为心。
呜呼!天地之间,岂有尽哉!人之于天地也,其何以异?吾观天下之人,有志于道者,有志于事者,有志于文者。其或学于圣人之道,或习于古人之言,或工于文章,或工于政事,或工于技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其或不幸而不得其所,则皆能自励而自强。
是以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处难而易失。吾闻之先达曰:“人生在世,当以立德为本,立功、立言三事并重。立德者,所以养身也;立功者,所以安国也;立言者,所以垂世也。三者备而可以不朽矣。”
余虽不敏,亦尝志于此矣。然吾乡之人,尚多未识。是以敢述其事于斯文,俾后之人知所劝戒。虽然,吾虽不能以言教人,而亦不敢以言罪人。
呜呼!天之降灾也,犹人之有疾病也;人之病也,犹医之疗也;医者虽良,犹不能治其尽也。天之所降,未必尽恶也。人之受之,亦未必全善也。然而人之有病也,必求其善医者而治之;天下虽有不善之医者,而君子未尝不以礼让之。
是以君子处世,虽遭困厄而不为动,虽遭危难而不为惧。盖有道之士,其用心也,惟恐天下之人不得其正也。是以君子之为学也,必以正道为本,以仁义道德为心。
呜呼!天地之间,岂有尽哉!人之于天地也,其何以异?吾观天下之人,有志于道者,有志于事者,有志于文者。其或学于圣人之道,或习于古人之言,或工于文章,或工于政事,或工于技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其或不幸而不得其所,则皆能自励而自强。
是以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处难而易失。吾闻之先达曰:“人生在世,当以立德为本,立功、立言三事并重。立德者,所以养身也;立功者,所以安国也;立言者,所以垂世也。三者备而可以不朽矣。”
余虽不敏,亦尝志于此矣。然吾乡之人,尚多未识。是以敢述其事于斯文,俾后之人知所劝戒。虽然,吾虽不能以言教人,而亦不敢以言罪人。”
《喜雨上项帅》是宋濂的一篇散文作品。这篇文章不仅记录了他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个人经历的观察,还体现了他对于农业社会的关注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同情。通过对春雨的描述和对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的描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文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道德思考,展现了作者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