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霍童 其一

洞寻黄鹤白鹤,峰过大童小童。
杖底泉声滴沥,水边树色空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霍童》是宋代诗人陈嘉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描绘了诗人在游历霍童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陈嘉官,字子美,号东园居士,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善于捕捉自然界的细微之美,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画面感。
  2. 诗歌原文:洞寻黄鹤白鹤,峰过大童小童。杖底泉声滴沥,水边树色空蒙。
  3. 诗中意象分析:诗中的“黄鹤白鹤”指的是山间的黄鹤和白鹤。通过寻找这两种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而“峰过大童小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峰的高度与层次的赞叹。
  4. 艺术手法:这首诗使用了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如“杖底泉声滴沥”,将泉水的声音比作水滴落在木杖上发出的清脆声响,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流淌的声音,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音乐。
  5.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霍童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 历史背景:《游霍童》创作于宋代,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士大夫普遍关注自然景观和文化修养。陈嘉官作为宋代的一位知名诗人,其作品在当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地位。

《游霍童》不仅是一首美丽的山水诗,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让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