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江公三首 其三

忆昔羁栖日,唯公迹分亲。
呼卢银烛夜,琢句锦囊春。
棋敌争先劲,弓号命中频。
向来行乐地,无复见斯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江公三首 其三》是宋代陈棣的一首挽诗,通过追忆与江公共度的日子,表达了深深的怀念和对友人离世的哀伤。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忆昔羁栖日,唯公迹分亲。
    呼卢银烛夜,琢句锦囊春。
    碁敌争先劲,弓号命中频。
    向来行乐地,无复见斯人。

  2. 诗歌解析

  • 忆昔羁栖日:回忆起过去与江公会面相处的日子,那些日子充满了亲密无间的情感和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
  • 唯公迹分亲:表达出诗人对江公的深深敬意和亲近感,认为江公的足迹和人格魅力都值得自己学习。
  • 呼卢银烛夜琢句锦囊春:形容江公饮酒作诗的情景,以及在春天创作时使用的锦绣囊袋,生动描绘了他文采飞扬的生活。
  • 碁敌争先劲弓号命中频:描写了江公正在棋艺和箭术上展现出的竞技状态,展现了他过人才华的一面。
  • 向来行乐地:表明以往是他们一起享受生活的乐土,如今却再也见不到这样的场景。
  1. 文学价值
  • 《挽江公三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悼念友人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作品,展示了诗人对江公深厚的友情和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 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描写,使读者能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诗人与江公之间的深厚情谊。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将江公的生活片段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如“银烛夜”、“锦囊春”,创造出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氛围。
  • 形象生动:通过对江公棋艺和箭术的描绘,以及他的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1. 情感表达
  • 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江公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离世的悲痛。
  • 诗中的“向来行乐地,无复见斯人”一句,深刻反映了诗人失去挚友的痛苦和无奈。

《挽江公三首 其三》是一首情感真挚、艺术精湛的挽诗。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江公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对于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种审美体验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