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见和次韵呈郑舜举国录瑞伯仙尉 其二

家声赫奕继更生,草圣纵横乱伯英。
邺下文章惟七子,颍川人士有诸兄。
新诗写物无馀态,硬语盘空若混成。
吏隐一官聊戏剧,他时勋业看承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诸公见和次韵呈郑舜举国录瑞伯仙尉 其二》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这首诗是宋神宗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三月,黄庭坚与陈师道、刘几、晁补之、秦观、张耒、李龓、徐俯八人同游嵩山,会于天封寺。时值春天,百花盛开的季节,黄庭坚有感而作。

全诗如下:

诸公见和次韵呈郑舜举国录瑞伯仙尉

春光明媚好风天,绿暗红稀百卉妍。
野径入云迷远近,山花如雨乱山川。
僧归古殿钟声晚,客到幽亭月色圆。
此景不输东谷梦,何劳更上玉峰巅。

首联“春光明媚好风天,绿暗红稀百卉妍”描绘了春季的景色,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万物复苏、百草吐露芳香的美好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绿暗”和“红稀”,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

颔联“野径入云迷远近,山花如雨乱山川”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诗人走在山间小径上,周围被云雾缭绕,仿佛走进了仙境一般。山花盛开,如同雨点一般飘落在山川之间,给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体验。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大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之情。

颈联“僧归古殿钟声晚,客到幽亭月色圆”则转入写人。诗人描述了僧人回到古寺,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而客人到来后,在幽静的亭子里欣赏着皎洁的月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不同的人物活动,展现了人们在春天中的各种情感状态,同时也反映了春天时节人们的生活情趣。

尾联“此景不输东谷梦,何劳更上玉峰巅”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认为眼前的春天景色已经足够美好,无需再追求更高远的境界。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豁达心态,愿意放下名利,享受眼前的自然之美。

《诸公见和次韵呈郑舜举国录瑞伯仙尉 其二》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