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萧知县二首 其二

早擢儒科秀,旋驱仕路荣。
平反东广幕,抚字桂阳城。
选调方优脱,朝阶自坦行。
如何中道处,遽尔辍千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萧知县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陈淳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友人萧知县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一生成就的肯定。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宋陈淳,字道复,号白阳,后改号白阳山人。明代画家,擅长诗文、书法和绘画。他的画作以写生见长,尤其以淡墨欹毫的方式表现出花鸟的自然美态。
  1. 诗歌内容
  • 首句:“资禀於人异,天钟自粹夷。”这句话表达了萧知县与众不同的资质和天赋,以及他自然而然的清高和纯净。
  • 中间四句:“怀才无表襮,制行绝瑕疵。孝比王祥笃,知机下惠遗。”这里赞美了萧知县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孝心,同时也提到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智慧和谦逊。
  • 尾句:“乡闾称厚德,已矣但长噫。”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萧知县逝世后的哀思和惋惜,以及对其留下的崇高品德和深厚友情的怀念。
  1. 主题思想
  • 此诗通过赞颂萧知县的才华、德行和政治成就,展现了作者对这位友人的敬仰之情和对其一生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深刻认识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1. 艺术手法
  • 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通过对萧知县生前事迹的描绘与死后哀思的表达,形成了鲜明且深刻的艺术效果。这种手法使得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 文化影响
  • 《挽萧知县二首·其二》不仅是陈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人政治生活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文献。它的流传和影响,使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评价宋代的士人在政治和道德上的成就与挑战。

可以看出《挽萧知县二首·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哀悼的诗,更是一首展示了宋代文人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佳作。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崇高尊敬,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生哲学。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和历史的学者来说,这首作品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