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子正宰长乐二首 其二

君当民社戴星游,我玩箪瓢守故丘。
袂自此分何所憾,学无与讲是吾忧。
圣心未可窥觇得,道体难从寡陋求。
鳞翼元无南北间,时推绪论发蒙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王子正宰长乐二首 其二”是一首七言律诗,由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春日景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苏辙是苏洵的次子,与其兄苏轼、苏抛并称为“三苏”,均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方面,尤以政论和历史文章见长。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富有哲理性。
  1. 诗歌原文
  • text[送王子正之使虏]
  • text[我行四方久,君去独何之?]
  • text[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text[莫厌潇湘远,归舟自此稀。]
  • text[江水有三江,连山唯此峰。]
  • text[人生亦有命,富贵非所期。]
  • text[书卷多情底,行程恨不多。]
  • text[欲问维摩事,兼怀看佛书。]
  • text[临岐意将折,望阙心何如。]
  • text[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 诗歌解析
  • 送别情感:诗中流露出深深的送别之情,通过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 自然描写:诗人通过对春风、柳条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别离时的情感氛围,同时也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哲理思考:“人生亦有命,富贵非所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认为富贵并非人生追求的目标,而是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实现更为重要。
  • 文化意蕴:通过提及“维摩事”和“看佛书”,反映出诗人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也在生活中实践着佛教的智慧。

“送王子正之使虏”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抒情诗,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