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上人求诗依黄簿韵

休说西来几许年,此身动静莫非禅。
须知天理流行妙,不待人言仿佛传。
运水搬柴存实则,着衣吃饭即当然。
若能默悟真消息,剖破诸空亿大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无言上人求诗依黄簿韵》是宋朝陈淳的一首诗词。陈淳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和生活哲学的独特见解,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以及通过诗词表达自然规律和生活哲理的美学追求。

陈淳在诗中写道,“休说西来几许年,此身动静莫非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内化。禅宗讲究“不立文字”,强调直接体验和感悟,而不是依赖外在的言语和文献。在这里,陈淳将禅宗的精神内涵浓缩于寥寥数语之中,使读者能够立刻领会到诗作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须知天理流行妙,不待人言髣髴传。”陈淳在这句诗中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命题,即天地间万事万物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和秩序,而这些法则和秩序并不依赖于人类的言语或表述。这里的“天理”指的是宇宙间固有的自然规律,“流行”则表示这些规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影响着世界的一切。陈淳通过这一句诗传达了一种超越言语表达的境界,即真正的领悟和理解来自于对自然界本质的认知和把握,而非简单的言传。

“运水搬柴存实则,著衣吃饭即当然。”在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中,陈淳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提炼出了深刻的道理。这里,他没有停留在表面的描述上,而是深入探讨了日常生活中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行为,比如“运水搬柴”和“著衣吃饭”。这些行为虽小,但其中蕴含的“存实”和“当然”却是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描述,陈淳不仅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也传达了一个观点:真正有意义的事物往往不是那些宏大而华丽的,而是那些平凡而真实的。

陈淳的《无言上人求诗依黄簿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哲学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禅宗思想和生活智慧的散文。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