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孙少卿四首 其四

福庆于人鲜比方,一生坦若履康庄。
好逑得偶天官胄,嗣子能传月窟芳。
寿入九龄光宝箓,服膺三品灿金章。
始终可谓无遗憾,信矣荣归死不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孙少卿四首》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陈淳。以下是对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宋代诗人陈淳,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陈淳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其创作涉及了宋诗的各种流派和风格。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而且也体现了他对人生、自然、社会深刻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

  2. 诗歌原文:自抛襴苎列簪绅,便展施为志获伸。剖竹三衢无警盗,乘轺两浙蔑冤民。居官清节冰壶凛,到处仁恩雨露春。历历典刑如在日,慕思遗爱几多人。

  3. 诗歌赏析:该诗通过生动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挽孙少卿四首》中的“剖竹三衢无警盗”和“乘轺两浙蔑冤民”等诗句,展现了诗人对治理地方时的宽厚仁心,以及对公正无私的追求。而“居官清节冰壶凛”更是彰显了他清廉的政治品格。同时,“历历典刑如在日,慕思遗爱几多人”则反映了诗人对于正义与仁爱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在民间留下的深厚影响。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对陈淳诗歌风格的典型体现。

  4. 文化背景:宋代作为我国古典诗词发展的高峰时期之一,文人墨客们纷纷借古讽今,抒发情怀。陈淳作为宋代的诗人,他的作品无疑深受这一时代文化氛围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道德理想和个人修养的重视。在宋代社会动荡、政治清明的背景下,陈淳的诗作中透露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都是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5. 艺术特色:《挽孙少卿四首》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情感。特别是其中的“历历典刑如在日,慕思遗爱几多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刻记忆以及对其遗德的无限敬仰。整体而言,这首诗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其表达的情感真挚深切,还在于其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高远。

《挽孙少卿四首》是陈淳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创作的一首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风采,也折射出了宋代文人的社会担当和道德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精髓,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