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所以司听,听正乃为聪。
匪彝谨勿闻,闻之则为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耳所以司听,听正乃为聪。
匪彝谨勿闻,闻之则为聋。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耳》是一首宋代诗词,其作者是陈淳。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陈淳,南宋理学家,字安卿,又号北溪先生,漳州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文人)人,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他的思想深受程朱理学影响,主张道德修养和实践。
诗词原文:耳所以司听,听正乃为聪。匪彝谨勿闻,闻之则为聋。
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耳朵在听觉中的重要性。”耳所以司听”意味着耳朵是用来感知外界声音的器官。”听正乃为聪”则强调了听觉的准确性和清晰性是智慧的基础。最后两句“匪彝谨勿闻,闻之则为聋”则是提醒人们不要过度依赖听觉,过度听反而可能导致听力受损。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耳》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诗歌,也是陈淳个人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理学家的生活与思考方式,以及他们如何将哲学思想融入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