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道中呈遵道

青烟漠漠柳依依,落日云中雁北飞。
咄咄书空谁的会,迟迟行道子同归。
桑阴盖地牛羊困,麦秀漫山鸟雀肥。
向晚未知投宿处,败篱疏屋火烟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汝州道中呈遵道》是陈渊在两宋之际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慨及对人生的哲思。下面将对其作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陈渊,字知默,号默堂先生,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他是两宋之际的著名诗人。绍兴五年(1135)以廖刚、朱震等的荐举,被充任枢密院编修官。后来因力诋王安石新学,被称为“大害”,并在弹劾郑亿年后遭秦桧所恶而罢职。除宗正少卿外,他曾被何铸弹劾而罢职奉祠。

  2. 诗歌原文
    青烟漠漠柳依依,落日云中雁北飞。咄咄书空谁的会,迟迟行道子同归。桑阴盖地牛羊困,麦秀漫山鸟雀肥。向晚未知投宿处,败篱疏屋火烟微。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自然风光图景来展现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首句“青烟漠漠柳依依”描绘了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幽静的氛围;接着“落日云中雁北飞”则展现了夕阳西下,大雁往北飞行的景象,寓意着离别或远行的愁绪;第三句“咄咄书空谁的会”反映了诗人对于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最后两句“桑阴盖地牛羊困”和“麦秀漫山鸟雀肥”则描绘了乡村田园的宁静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通过对《汝州道中呈遵道》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深刻的艺术内涵及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