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邦美叔和天启见寄

竹风挟雨撼篷窗,静听秋声转骚窣。
朝来饥卧媚微凉,叩门不作渊明乞。
小栟见饷有新诗,七言端为吾家出。
共谁渠有古人风,孰识中藏谪仙骨。
书如周鼓未差讹,语效商盘仍诘屈。
谁与和者叔不痴,落笔成章一嗟咄。
无用如今君岂樗,自寇从来我非漆。
板茅它日傥相寻,好在山深林更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邦美叔和天启见寄》是陈渊在两宋之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背景
  • 陈渊(?—1145),字知默,南剑州沙县人,世称默堂先生。绍兴五年以廖刚、朱震等荐充枢密院编修官,后因力诋王安石新学而被秦桧所恶,终因弹击郑亿年而遭忌。
  1. 作品原文
    竹风挟雨撼篷窗,静听秋声转骚筒。
    朝来饥卧媚微凉,叩门不作渊明乞。
    小栟见饷有新诗,七言端为吾家出。
    共谁渠有古人风,孰识中藏谪仙骨。
    书如周鼓未差讹,语效商盘仍诘屈。
    谁与和者叔不痴,落笔成章一嗟咄。
    无用如今君岂樗,自寇从来我非漆。
    板茅它日傥相寻,好在山深林更密。

  2. 诗歌鉴赏

  • 自然描绘:诗中通过“竹风挟雨”和“秋声转骚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沉的自然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风雨交加之中,感受到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
  • 生活态度:诗人在饥寒交迫中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拒绝像陶渊明那样乞求生活。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超然和淡泊,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艺术表达:诗歌的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发,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次韵邦美叔和天启见寄》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