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崛起蓬蒿间,先君为学良苦艰。
典衣买书教我读,平生贫窭不此悭。
岁晚才沾寸禄养,天祸无何颓泰山。
况时汝辈各少小,不及见汝学燕闲。
逮今孤露历岁月,渐觉长大成疏顽。
诗书堆积有素业,文章体要亦易攀。
固须仁义力造诣,慎择朋友少往还。
偏亲堂上待甘旨,况已齿龀双鬓班。
更可踟蹰忽荣养,不如乌鸟鸣关关。
官家公道禄寒畯,勉旃进取欢慈颜。
示诸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示诸弟》是宋代诗人陈舜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们的关爱与期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品原文
岁晚才沾寸禄养,天祸无何颓泰山。
况时汝辈各少小,不及见汝学燕赵。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儿子们的期望和关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贫困的生活状态,以及在艰难条件下依然坚持学习的情景,激励儿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将来能够有所作为,成为像燕赵那样的英雄人物。情感表达
诗中充满了诗人对儿子们的深情厚意。他不仅关心儿子们的学业成就,更是希望他们能够继承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忧虑,担心儿子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会失去信心和勇气。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艺术特色
《示诸弟》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语言运用上。诗人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同时,诗中的意象选择和象征手法也为诗歌增色不少,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历史背景
《示诸弟》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代。诗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这首诗,既受到了当时文化的熏陶,又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同时,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家庭背景也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动力。
《示诸弟》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父爱的象征和传承。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古代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通过对这首诗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中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