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十首 其四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懒兴时。
放草地牛眠易熟,听花村鴂起来迟。
蚕桑辛苦从渠妇,稼穑勤劳任我儿。
疏散情怀收不起,春来非是爱吟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的其四,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组诗的一部分。该组诗共有十二首绝句,描绘了南宋时期农村春季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懒兴时。
    放草地牛眠易熟,听花村鴂起来迟。
    蚕桑辛苦从渠妇,稼穑勤劳任我儿。
    疏散情怀收不起,春来非是爱吟诗。

  2. 作者介绍
    范成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曾从学于陆游,后受主战派秦桧排挤,闲废在家十年。孝宗时复起,除中书舍人,因与宰相意见相悖,被劾罢官。乾道六年(1170年)复出为四川制置使,在抗击金兵的同时,兴修水利、垦田种桑,改善民生,并作了一系列关心人民疾苦的爱国诗篇。

  3. 诗歌赏析
    范成大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用平实的语言表现出深沉的情感。在《春日田园杂兴十首》中,他通过描绘春天乡村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农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4. 文学价值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其四》,不仅反映了宋代乡村的自然风貌,也表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它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关注民生、热爱大自然的价值观。

  5. 文化影响:《春日田园杂兴十首·其四》不仅是范成大个人创作的结晶,也是宋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展示了宋代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也为后世提供了了解古代农业社会的重要窗口。同时,这首诗也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春日田园杂兴十首·其四》不仅是范成大个人才华的展现,也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让人们领略到宋代乡村的美景和农民的生活,也让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