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来谁作久长居,便拟明朝归旧庐。
诵遍离骚情不已,读残鵩赋恨如初。
斯翁直是忧黎庶,到处仍看似里闾。
父老无人堪问讯,黄昏立马转踌躇。
过黄州访东坡雪堂遗迹拟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黄州访东坡雪堂遗迹拟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之一。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86年(元丰九年)作者被贬官黄州时。此诗描写了作者在黄州期间,拜访东坡雪堂遗址的情景,抒发了他的感慨和哀愁。
首联:“东风吹我到黄州”,起笔突兀,意境开阔。东风吹拂着诗人,他飘洋过海,历经艰辛,终于到达了黄州这个陌生的土地。此时,诗人的心情既激动又有些无奈,因为他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将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
颔联:“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青山遮住了视线,挡住了前进的道路,但长江终究会向东流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含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他明白,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总会有一天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颈联:“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句诗的意思是,谁说人生没有第二次焕发青春的时候呢?即使身处逆境,门前的溪水依然向西流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他认为,人生充满了变数和可能,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尾联:“雪堂幽梦十年一,谁怜我、为韩公来?”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在雪堂中度过了十年的幽梦,谁能理解我为了韩愈而来到这里的心情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再次成为韩愈那样的伟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过黄州访东坡雪堂遗迹拟作》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还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这首诗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