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在临安落第时,我从融水寄君诗。
君归莆阳为荐首,我到渔溪饯君酒。
龙飞唱第才俊多,健笔如君非甲科。
终然学问有知己,姓名不记今卑矣。
人灵世上如豺虎,我行厄运遭其侮。
白头胶膝变须臾,一面那知深肺腑。
书报青山七月还,开书已觉开愁颜。
何时七月听君话,话我年来路转艰。
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篇书信体文章,该文是他在侄子韩会考中进士后写给其兄长的一封信。在文章中,韩愈表达了对侄子的成就的欣慰和祝贺,同时也对侄子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韩愈在信中首先对叔达取得的成就表示了高度的认可和赞誉。他说:“汝于吾兄,得其大者,然未尽其小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叔达在学问、品德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很多方面还有待提高和完善。
韩愈向侄儿提出了具体的希望和要求。他认为,作为一个有志之士,应该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努力进取,才能在学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他鼓励侄儿要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同时,他也提醒侄儿要注意道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韩愈还强调了家庭亲情的重要性。他表示,自己非常关心侄子的成长和发展,希望能够与侄子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他还叮嘱侄子要常回家看看,多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叔达及第书走笔答之》是一篇充满情感、温馨而真挚的书信体文章。它既体现了韩愈对侄子的关爱和期望,又展示了他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