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三绝 其一

一天和气到柴门,槛内兰芽也玉温。
静炷衙香谁与伴,慈悲大士共黄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中三绝》是宋代诗人陈起的作品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陈起,字辅圣,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与文学家,生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他在仁宗景佑年间考取进士,曾历任宁乡、秭归、湘乡、萍乡等地县官。嘉祐年间,他因学识渊博而知名于世,其著作在后世广为流传。
  • 文学成就:陈起不仅是一位官员,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有着较高的评价。尽管关于他的生平资料不多,但他的诗作《雪中三绝 其一》展现了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到的艺术风格。
  1. 诗词原文
  • 原文节选:一天和气到柴门,槛内兰芽也玉温。静炷衙香谁与伴,慈悲大士共黄昏。
  •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刻画出了雪花覆盖下的庭院,以及其中蕴含的禅意与慈悲。诗句“一天和气到柴门”形容了冬天的寒冷被温暖的气息逐渐驱散,而“槛内兰芽也玉温”则形象地描述了室内外温差带来的微妙变化。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这首诗中,“一天和气到柴门”、“槛内兰芽也玉温”等意象的使用,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如“一天和气到柴门”象征着冬日暖阳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生机。
  • 语言风格:陈起的诗作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著称。在这首诗中,“一天和气到柴门”用词精确,既描绘了天气的变化,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雪中三绝》作为陈起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