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不住住王城,因向江湖得令名。
朝士有书常倦答,骚坛分韵每先成。
事临口画无遗策,交以心期肯待盟。
贻我高吟粘屋壁,琅篇珠字照山楹。
毛梧竹惠诗趁韵答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毛梧竹惠诗趁韵答赠’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一首诗,属于其作品《随园诗话》中的一章。这首诗表达了袁枚对友人毛梧竹的深厚情谊和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袁枚(1716年5月23日-1798年2月23日),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主人、随园仙史,浙江嘉兴人。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被誉为“性灵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豪放奔放而著称,被誉为“江南三怪杰”之一。他的散文作品则以其幽默诙谐、深入浅出的风格而受到广泛好评。
‘毛梧竹惠诗趁韵答赠’出自袁枚的《随园诗话》。这首诗通过袁枚与友人毛梧竹之间的相互赠答,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相互欣赏的艺术才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袁枚任广东学政期间,他收到了来自广东的一位名叫毛梧竹的学者的来信,信中表达了他对袁枚的敬仰之情。于是,袁枚便写下了这首《毛梧竹惠诗趁韵答赠》来表达自己对这位学者的尊敬和赞赏。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充满了袁枚特有的幽默和风趣。通过对两位文人之间的交往和相互欣赏的描述,展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格。这首诗也是袁枚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作为“性灵派”代表人物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