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 其一

分付浮生一字休,欲休不得是离愁。
如今祇怕归无准,心在丹山最上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陈著:字少钦,号后村居士,又号前村居士,福建闽清人,南宋后期著名文学家。他是江湖诗社的成员之一,与陆游、杨万里等人交往甚密。他的诗歌创作以豪放见长,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1. 诗歌原文
  • 分付浮生一字休,欲休不得是离愁。如今祇怕归无准,心在丹山最上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离别之苦的认识。“分付浮生一字休”意味着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视为一种终结。“欲休不得是离愁”反映了作者对于无法抗拒的离别之苦的无奈和哀伤。“如今祇怕归无准”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担忧和迷茫。“心在丹山最上头”则暗示了作者虽然身处红尘,但内心追求的是超越世俗的精神寄托。
  1. 诗句解析
  • 几载诗盟两见心,自从别后可曾寻: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思念之情。“几载诗盟两见心”意味着诗人与朋友之间有着长久而深厚的友谊。“自从别后可曾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询问自己是否已经去寻找过这位朋友。
  1. 诗歌鉴赏
  • 豪放风格:《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展现了陈著豪迈奔放的文学风格。通过直接而有力的语言表达出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 情感深沉: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传达了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种深沉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
  • 意境高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构建了一种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修养,也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
  1. 主题探讨
  • 生死离别:诗歌中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离别之痛的表达,都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
  • 友情珍贵:通过与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纽带。
  • 理想追求:诗人虽身处现实,但心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体现了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高尚生活的向往。
  1. 文化背景
  • 宋朝社会:宋朝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年代,诗词成为文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陈著的诗歌创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 江湖诗风:江湖诗风强调个性解放和自我表达,陈著正是在这种诗风的影响下创作出了这首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通过对《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这首诗的分析,可以发现陈著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表达了他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看法。这些观点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