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馀寄月窗兄三首 其二

雨泣镫花夜一更,醉中忘却语诗盟。
料应独立南窗下,猛拍阑干万斛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燕余寄月窗兄三首·其二》是宋代文学家陈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友人相逢于竹窗中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著(约公元1096年—约公元1171年),字几仲,号本堂,福建闽县人,南宋中期诗人,有“东南诗坛宗主”之称。他的诗歌创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在宋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 诗词原文
    叶叶征衫来自东,相逢笑语竹窗中。傍人底死催人去,细雨吹凉一夜风。

  2. 诗歌赏析

  • 意象描绘:首两句“叶叶征衫来自东,相逢笑语竹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朋友相聚的场景,征衫代表着远行的人,竹窗则暗示了一种清雅的氛围。这两句不仅营造了一个宁静舒适的环境,还传达出主人公对这种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
  • 情感表达:“傍人底死催人去,细雨吹凉一夜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无常和变化的感受。这里的“傍人底死”可能指的是世俗的诱惑和压力,而“细雨吹凉一夜风”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的感慨。
  1. 文化价值
  •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哲学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时间、生活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闲适与洒脱。
  • 这首诗在宋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被后世学者和读者广泛传颂。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陈著的语言精炼而生动,善于捕捉和表达生活中的细微情感。
  • 意境深远: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场景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结构精巧:诗歌结构严谨,前后呼应,层次分明。
  1. 历史背景
  • 《燕余寄月窗兄三首·其二》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诗歌兴盛的时代。文人墨客们纷纷用诗歌来抒发情感、记录生活。陈著作为当时的文人之一,其作品自然受到了这个时代文化的熏陶。

陈著的《燕余寄月窗兄三首·其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佳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其深邃的思想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