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修斋枢密 石林松

矫矫千尺强,苍苍起层阴。
纷纷相投依,百鸟谐春吟。
风饕冰雪严,谁共岁晚心。
独鹤从何来,徘徊行石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王修斋枢密 石林松》是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诗人自身的情感状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陈著(1214—1297),字子微,号本堂,宋庆元鄞县人,理宗宝祐四年进士。贾似道曾试图诱导他入朝为官,但他坚决不受其影响。后来,他在嵊县担任官职,尽管当地戚畹势力横行,但陈著依然能够维持自己的风裁和威令。
  • 作品特点:陈著的诗词多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的作品中常带有一股清高的气节,反映出他淡泊名利、追求高洁人格的人生态度。
  1. 诗歌原文
  • 原文:矫矫千尺强,苍苍起层阴。纷纷相投依,百鸟谐春吟。风饕冰雪严,谁共岁晚心。独鹤从何来,徘徊行石林。
  • 翻译:矫健的松树千尺挺拔,苍老的山峦层层叠叠。鸟儿们互相依偎在一起,在春天里和谐地歌唱。风刮得凶猛如冰雪一般严酷,谁又能与我共度这晚年的寂寞?孤单的鹤从何处而来?它徘徊行走在石林间。
  1. 诗歌主题
  • 自然描写:诗中以松树和山峰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生命的顽强。
  • 人生思考:诗歌通过描述孤独的鹤的形象,隐喻着诗人自身对于生命、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独立于世的高洁情怀。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的“矫矫”、“苍苍”等形容词的使用,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松树和山峦的姿态,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节奏感。
  • 象征寓意:诗人通过松树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鹤的孤独形象象征人生的孤寂与寻求。这种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1. 文化背景
  • 历史时期: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战乱与变迁,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的作品往往充满了时代的烙印。
  • 文人墨客的交流:宋代文人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与互动。陈著的这首作品可能受到了同代其他文人的影响或启发,反映了当时文人群体的共同情感和审美取向。

可以看到《寿王修斋枢密·石林松》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它不仅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也是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对于现代人来说,阅读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更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和思考的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