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夜坐松间

夜深仍露坐,湖曲小迷藏。
松月半身影,藕花三面香。
虽忘入城府,终拟卜林塘。
何日清逋贼,妖星渐不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湖夜坐松间》是宋末元初诗人陈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东湖夜坐松间》以其深沉的意境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描绘,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诗的作者是南宋末期的诗人陈杰,他在宋亡后选择隐居东湖,过着隐逸的生活。
  • 个人经历:据记载,陈杰在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中进士,并曾历任赣州簿、江陵知县等职,最后因不愿入朝为官而隐居东湖。
  1. 诗歌内容
  • 主题:《东湖夜坐松间》主要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坐在东湖畔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中的荷花与月光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 诗句分析:“夜深仍露坐,湖贡小迷藏”表达了诗人深夜时分仍旧独自坐着,周围的景色如同迷蒙不清一般。“松月半身影,藕花三面香”则生动地描绘了月光下松树和荷叶的影子以及荷花散发出的香气。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
  • 意象丰富:诗中的“松月”、“荷香”等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加了诗歌的美感。
  1. 文学价值
  • 历史意义:《东湖夜坐松间》作为宋代文学的瑰宝,对于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情和文人生活有着重要的价值。
  • 审美价值:该诗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湖夜坐松间》不仅是陈杰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南宋末年社会动荡和文人心态变化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意境和文人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