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邕州城

夜半孤城百尺台,乱虫声里一樽开。
忧边日绕南云下,恋阙心随北斗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邕州城》是宋代著名诗人陶弼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边关将士的深情关怀,而且反映了宋代时期边疆治理的实际情况与人文景观。

《登邕州城》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夜半时分独自登高望远的壮志与忧虑。诗中“夜半孤成百尺台,乱虫声里一樽开”描绘了一幅深夜时分,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台,四周寂静之中只有虫鸣声相伴的场景。这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既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忧虑和不安。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为丰富。

陶弼在这首诗中还表现出对国家边疆的深切关怀。诗句“忧边日绕南云下,恋阙心随北斗回”,表达了诗人对边防将士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其忠诚报国情怀的赞扬。诗人不仅关注国家的安宁与繁荣,更关心前线将士的生活与安危,这种深沉的爱国情怀令人动容。

陶弼作为宋朝的诗人,其诗作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登邕州城》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出较高的成就,还在内容上传递了深刻的主题。例如,“夜半孤城百尺台,乱虫声里一樽开”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艺术效果。

陶弼的这首《登邕州城》不仅是宋代文学中的佳作,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宋代的边疆政策和诗人的社会责任感,还能体会到宋代文人对于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