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呈刘贡父舍人三首 其二

酒半诗成日转西,骊珠才抵一丸泥。
未饶白雪无人和,不忿东山有妓携。
班缀定应连玉笋,姓名还得梦金题。
飞腾便见新官上,传语花开慎莫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佃的《依韵和呈刘贡父舍人三首 其二》是宋代著名的诗词作品之一。下面将从诗歌原文、主题解析、艺术特点及现代价值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1. 诗歌原文
  • 酒半诗成日转西:意指诗人饮酒至半,灵感突发,诗作便已成形,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 骊珠才抵一丸泥:比喻诗人的诗歌才华,如同珍珠般珍贵,但与泥土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 未饶白雪无人和:意味着诗人的诗歌虽有才情,但缺少知己来赏识其价值。
  • 不忿东山有妓携:反映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东山上有美女相伴,而自己却无人理解。
  1. 主题解析
  • 文人孤独与自省:此诗体现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孤独感,以及对自身才能被忽视的无奈。
  • 才华与现实的冲突:通过对比“骊珠”与“一丸泥”,表现了诗人对于才华与现实之间差距的认知和感慨。
  •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未饶白雪无人和”和“不忿东山有妓携”两句描绘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落差。
  1. 艺术特点
  • 意象运用:“酒半诗成日转西”中的“酒半诗成”与“日转西”形成了时间上的对比,使得诗歌充满了动态美。
  • 比喻使用:“骊珠才抵一丸泥”中的“骊珠”与“一丸泥”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情感表达:“未饶白雪无人和”与“不忿东山有妓携”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不被理解的痛苦和愤懑。
  1. 现代价值
  • 文学鉴赏:《依韵和呈刘贡父舍人三首 其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学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 文化传承:作为宋代文学的一部分,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依韵和呈刘贡父舍人三首 其二》的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