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
年龄过八十,久已办一棺。
结庐十馀间,着身如海宽。
此外皆长物,简去心始安。
称意多怒嗔,易可出艰难。
我无狐白裘,短褐亦禦寒。
感遇六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感遇六首 其一”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属于《感遇》组诗的一部分。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张九龄,字子寿,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人,祖籍博陵郡(今河北定州),唐朝开元名相、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古诗,其作品多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志向的表达。在政治生涯中,张九龄因直言进谏多次遭到贬谪,但依然保持其清高的品质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句原文:《感遇六首 其一》原文如下:
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
年龄过八十,久已办一棺。
结庐十馀间,著身如海宽。
此外皆长物,简去心始安。
称意多怒嗔,易可出艰难。
我无狐白裘,短褐亦禦寒。诗中情感: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一个文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复杂心理。诗人自比为兰桂,表达了自己孤芳自赏、气节清高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无奈的情绪。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安宁。
张九龄的《感遇六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作,也是研究唐代文人心态和社会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张九龄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以及唐代社会的历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