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巾支杖勇还乡,昨夜方开昼锦堂。
司马高风倾国慕,韩公晚节袭人香。
已欣绿野修初服,好为丹山酹一觞。
卜夜莫嫌秋漏永,仙翁鹤骨尽康强。
建宁府宴徐意一知院乐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建宁府宴徐意一知院乐语》是宋代著名诗人高斯得的一首作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词的背景、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作者背景:《建宁府宴徐意一知院乐语》的作者是高斯得,他的生平资料不多,但可以肯定他是在宋代活跃的一位文学家。由于缺乏更深入的资料,无法确定其具体身份和政治背景,但可以推测他可能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文人。
诗歌原文:诗中“幅巾支杖勇还乡,昨夜方开昼锦堂”描绘了诗人归乡的决心与潇洒形象。而“司马高风倾国慕,韩公晚节袭人香”则表达了对古代名臣司马光和韩愈的崇敬。最后两句“已忻绿野修初服,好为丹山酹一觞”,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以及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文学价值:从艺术角度分析,这首诗歌采用了传统的五言绝句形式,简洁明了地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志向抱负。通过对比历史人物,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豪情壮志,也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共鸣。此外,诗歌中融入了对官场成就的反思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归隐生活的抒发,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建宁府宴徐意一知院乐语》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也同样深远。对于喜爱宋代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是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