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动 梅意

碧藓封枝,点寒英、疏疏玉清冰洁。
梦忆旧家,春与新恩,曾映寿阳妆额。
绿裙青袂南邻伴,应怪我、精神都别。
恨衰晚、春风意思,顿成羞怯。
犹念横斜性格。
恼和靖吟魂,自来清绝。
斜傍劲松,偷倚修篁,总是岁寒相识。
绿阴结子当时意,到如今、芳心消歇。
小桥夜,清愁倦陪澹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花心动·梅意》是宋代词人高观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下面是对《花心动·梅意》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花心动·梅意》作为南宋时期的作品,其创作时间大约在宋理宗绍定年间。这一时期,南宋王朝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政治、经济、文化均呈现出一种转型的状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高观国的创作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2. 作品原文:《花心动·梅意》原文如下:“碧藓封枝,点寒英、疏疏玉清冰洁。梦忆旧家,春与新恩,曾映寿阳妆额。绿裙青袂南邻伴,应怪我、精神都别。恨衰晚,春风意思,顿成羞怯。”。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里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以及因年华渐逝而感到的失落和羞怯。
  3. 艺术特色:高观国的文学造诣深厚,他擅长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花心动·梅意》中,作者通过对碧藓封枝、点寒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词中所蕴含的情感细腻而深刻,使人读之如临其境,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花心动·梅意》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作,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南宋时期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这首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