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左眉州之任

分官离法署,承命守眉州。
山馆邻孤寺,春城过乱流。
江云长映日,蜀魄似悲秋。
到郡扬清政,遗黎病必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左眉州之任》是宋代诗人寇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寇准,字平仲,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天圣元年(1023)九月因遭贬谪,病笃而赴衡州(今衡阳)任,终因病故于竹榻之上,被追赠为忠愍公。他以直言敢谏闻名于世,政治生涯中多次遭遇贬谪与重用,其作品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分官离法署,承命守眉州。
    山馆邻孤寺,春城过乱流。
    江云长映日,蜀魄似悲秋。
    到郡扬清政,遗黎病必瘳。
  • 翻译
  • 离开朝廷的法署,奉命守护眉州。
  • 山馆靠近孤寂的寺庙,春天的城市经过混乱的水流。
  • 江上的云雾长久映照着太阳,仿佛蜀地的魂魄在秋天显得悲凉。
  • 到达任所宣扬清明的政治,百姓们的疾病必定会康复。
  1.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的“山馆邻孤寺”以及“江云长映日”,生动描绘了眉州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 政治抱负表达:诗中的“分官离法署,承命守眉州”,表达了诗人远离朝廷、回归地方治理的决心和责任感。
  1. 背景与影响
  • 《送左眉州之任》作为寇准的作品之一,不仅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文学才华,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面对政治风波时的坚守与担当。该诗流传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研究宋代文人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文献。

《送左眉州之任》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