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如丝拂画桥,此中留语欲魂销。
还愁别后巴东馆,独听空江半夜潮。
归州留别傅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归州留别傅君》是宋代诗人寇准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该诗歌的介绍:
作者简介:寇准,字平仲,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他于太平兴国五年中进士,后官至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曾参与景灵宫使等职。寇准以其政治成就和文学才华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诗歌原文:
杨柳如丝拂画桥,此中留语欲魂销。
还愁别后巴东馆,独听空江半夜潮。诗作鉴赏: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诗人站在杨柳依依的桥头,深情地与朋友告别,言语间流露出对友人深深的依恋和不舍之情。“杨柳如丝拂画桥”,以轻柔的柳枝比喻为丝带,形象地描绘了桥边的杨柳随风轻摆,仿佛是在为即将离去的人送行。“此中留语欲魂销”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悲怆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留恋和不舍。最后两句,“还愁别后巴东馆,独听空江半夜潮”,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其生动的形象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伤感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分体现了宋诗的特色。
历史影响:《归州留别傅君》不仅是宋代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研究宋朝文人生活、情感世界的珍贵史料。它的流传和研究对于了解宋代社会风貌、文化特色以及文学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归州留别傅君》不仅仅是一首表现离别情感的古诗,它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了解宋朝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