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饮 其一

不敢指天象,象中皆有神。
不敢说人事,谩致奸邪嗔。
岂若内酣饮,兀然陶吾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酣饮其一》是晋代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出自《陶渊明集》,体现了陶渊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以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生活哲学而闻名,被后世尊称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 陶渊明的生活与创作深受其个人经历的影响,他在官场的经历让他深感仕途的不如意和黑暗,因此选择退隐田园,回归自然,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1. 诗作原文
  •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1. 诗作解析
  • 《酣饮其一》反映了陶渊明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诗中的“衰荣无定在”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多变。
  • 诗句“彼此更共之”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难以预料。
  • “寒暑有代谢”意味着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暗示了人的生命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深刻理解。
  • “人道每如兹”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可逆转的命运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接受。
  • 最后两句“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则是对饮酒的描写,通过饮酒来消解忧愁和孤独,表达了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酣饮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一幅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陶渊明的生活哲学和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