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一味好醍醐,倾入东阳造化炉。
若过昆崙西北去,张骞方得见麻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雪山一味好醍醐,倾入东阳造化炉。
若过昆崙西北去,张骞方得见麻姑。
《绝句六十四首 其四十九》是宋代著名道教学者张伯端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对道教修行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作者简介: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号紫阳、紫阳山人等。作为道教南宗的初祖,他以其深厚的道教修为闻名。他的诗歌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修行体会,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社会文化背景。
诗意解读:诗中“雪山一味好醍醐”意味着高洁纯净的品质像珍贵的醍醐一样,珍贵而不可多得。“倾入东阳造化炉”比喻将这种高洁纯净的品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其成为个人修行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比喻,诗表达了一种将内在修养融入生活的态度。
哲学思想:诗中的“若过昆崙西北去,张骞方得见麻姑”引用了历史上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这个故事象征着跨越困难与挑战,只有克服这些困难,才能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张伯端的《绝句六十四首 其四十九》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道教哲学思想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核心观念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