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雁

云外新来雁,风回字倒看。
深知吴地暖,生怕塞天寒。
水国沙汀远,西畴稻粒残。
排群宜稳睡,报夜喜平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来雁》是宋代诗人张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大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友人安全的关切。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来雁:

  1. 作者简介
  • 张侃(1220—1301),字直夫,宋扬州人,寓居吴兴。历官上虞丞,父以谄媚权奸,被世人诟病。他志趣高雅,浮沈末僚。其作品清隽圆转,时有闲淡之致,有《拙轩集》传世。
  1. 诗歌原文
    云外新来雁,风回字倒看。
    深知吴地暖,生怕塞天寒。
    水国沙汀远,西畴稻粒残。
    排群宜稳睡,报夜喜平安。

  2. 诗歌赏析

  • 景与情感的结合:这首诗以大雁为载体,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雁阵图。首句“云外新来雁”便给人以清新之感,紧接着的“风回字倒看”则透露出一种别样的美感和诗意。
  • 情感深沉:全诗通过对大雁南飞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友人安全的担忧。特别是最后两句“排群宜稳睡,报夜喜平安”,更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程顺利、旅途平安的祝愿。
  • 艺术手法: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大雁赋予了丰富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的意象也极具象征意义,如“水国”、“沙汀”、“稻粒”等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故乡和生活场景。

《来雁》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更是一首蕴含深情、富有哲理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更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