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芦四鸿 其二

见山真见山,翠满檐楣间。
屏几漫画障,意足水墨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侃的《寒芦四鸿 其二》是一首充满意境的宋代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闲适态度的追求。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信息:张侃(1046年—约1123年),字文潜,号东湖居士,北宋诗人。他生于江西南丰,卒于福建闽县,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 作品流传:张侃一生仕途坎坷,但并未放弃文学创作。他的许多诗作反映了他在官场上的挣扎以及个人的生活哲学。
  • 时代背景:此诗作于宋徽宗政和年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的时代,也是文人墨客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时期。
  1. 诗句解读
  • 见山真见山: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山的真切与美丽。
  • 翠满檐楣间:描绘了庭院中植物茂盛的景象,翠绿的色彩充满了屋檐和门楣之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屏几漫画障:诗人用屏风作为画面来装饰居室,屏风上绘制的是山水画,象征着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 意足水墨闲:意味着诗人内心充实而宁静,享受着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在,这与他的艺术追求不谋而合。
  1. 文学价值
  • 艺术成就:《寒芦四鸿·其二》是张侃诗歌中的佳作,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风格特点:此诗体现了宋诗的风格特点,即重视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抒发,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哲理。
  • 历史影响:张侃的这首作品在宋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多次引用和赞赏,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张侃的《寒芦四鸿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和艺术追求的诗歌,更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氛围和个人的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