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古五首 其四

人心具天性,嗜好各不同。
荒凉陆子祠,寒泉引碧筒。
名者身之累,千载存遗踪。
独有吟诗人,时来系短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写古五首 其四》是唐代诗人张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刘备在白帝城的行宫永安宫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对自身抱负难展的悲怨之情。下面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背景
  • 创作时间与地点: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张侃从夔州出发,经过三峡,最终到达江陵,其间他游览了诸多古迹,包括宋玉宅、庾信古居以及永安宫等,这些历史遗迹激发了诗人对古代才士、国色、英雄和名相的深深敬意。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人心具天性,嗜好各不同。荒凉陆子祠,寒泉引碧筒。名者身之累,千载存遗踪。独有吟诗人,时来系短篷。”
  • 诗意解析:诗中开篇“人心具天性,嗜好各不同”表达了人各有志,兴趣各不相同的观点;接下来“荒凉陆子祠,寒泉引碧筒”则描绘了陆逊祠堂的冷落和清冷的泉水;“名者身之累,千载存遗踪”反映了名誉和地位可能成为负担,而历史名人却能留名千古;最后一句“独有吟诗人,时来系短篷”则突出了诗人自己虽然不受重用但仍心怀壮志,随时准备行动的状态。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感的独特表达。
  1. 诗歌赏析
  • 主题深度:此诗不仅赞美了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更表达了诗人自身不被赏识的悲愤与无奈,反映出封建社会中文人的普遍困境。
  • 艺术手法:张侃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象征和比喻,如“名者身之累”中的比喻,既揭示了功名对个人的影响,又暗示了历史的沉重感。此外,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

《写古五首 其四》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它还蕴含着深邃的历史观和人生观。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张侃的思想境界以及对历史的深刻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