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崖赴刘次山馆见过

梅阴踏雨拾落花,鸦鸦溪上来笋车。
插头林隙不敢问,怕是天落山人家。
入门满衣花雨湿,执手无言惟作泣。
十年尘土不可诗,顶破饭颗山头笠。
呼儿剪韭为杯盘,脱套一段春宵欢。
连州政自厌百舌,几语换诗春风寒。
如今尚父何须钓,遇是青山且吟啸。
溪翁说到白发今,前度桃花也陪笑。
故人不解赠马鞭,长吟相送吾庐前。
丁宁传语东道主,记得石鼎新诗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尚方崖赴刘次山馆见过》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春,当时苏轼被贬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刘次山的深厚友谊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逆境中所抱持的一种乐观态度。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尚方崖赴刘次山馆见过
苏轼

我昔南迁客,来从北阙行。
平生多感激,一夕成风尘。
江汉西接楚,山川南走秦。
君侯念畴昔,置酒慰余辰。

此篇虽小道,颇亦见雅怀。
何人得佳句,与君同赏哉!

解释:

  1. 第一联:“我昔南迁客,来从北阙行”表明了作者自己曾经因为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南下迁移到京城(北阙即指朝廷),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当时的境遇。
  2. 第二联:“平生多感激,一夕成风尘”描述了作者在朝廷中的经历,他一生充满情感,但一夜之间却被卷入政治漩涡之中。
  3. 第三联:“江汉西接楚,山川南走秦”展现了作者所处地理位置的广阔,以及南北方向的自然景观。
  4. 第四联:“君侯念畴昔,置酒慰余辰”表达了刘次山对作者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作者现状的关怀。
  5. 第五联:“此篇虽小道,颇亦见雅怀”承认了这首作品虽然简短,却能体现出作者的高雅情怀。
  6. 第六联:“何人得佳句,与君同赏哉!”则是说如果有人能够写出如此美妙的句子,那么作者愿意与他一起欣赏。

这首诗通过对作者自身遭遇和刘次山的友情描述,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联系,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面对。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和乐观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