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荐福

湖上童童百亩阴,丹楼碧阁照清深。
不嫌歌板相喧聒,要见桃花印此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荐福寺住持禅师》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简要的解读:

  1. 诗歌原文
    与荐福寺住持禅师
    举体无余事,唯餐石泉水。
    日暮到山家,柴门月明开。

  2. 诗歌解读

  • 诗的第一句“举体无余事,唯餐石泉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在这句中,诗人通过“举体无余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完全投入到大自然中去,没有其他多余的事务。同时,“唯餐石泉水”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清泉的偏爱,以及他对这种简单生活的喜爱。
  • 第二句“日暮到山家,柴门月明开。”描绘了诗人在日落时分到达山中人家的情景。这里的“柴门”象征着隐居的生活,而“月明开”则暗示了夜晚的氛围和宁静。诗人可能刚刚结束了一整天的工作或学习,现在正静静地坐在家中,享受着夜晚的宁静。
  1. 艺术手法
  • 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认同,即通过修行达到心静如水的境界。
  1. 情感体验
  •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他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景象和柴门月明的情景,传达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情感体验。这可能也是许多现代人所追求的心境。
  1. 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禅宗诗篇。它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

《与荐福寺住持禅师》以其简练的语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还体现了禅宗的思想和哲学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