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向彦绩史君采菊堂

史君天资高,夙昔事幽屏。
长怀渺丘壑,馀习谢钟鼎。
东篱羲皇人,槁死骨已冷。
凄其千载后,妙处一笑领。
高堂娱白发,兄弟极整整。
不须南阳泉,寿与日月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向彦绩史君采菊堂》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自己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全诗意境清新,情致深婉,风格朴素自然。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向君采菊东篱下,
今日何为不采菊。
若言远行无所思,
何以解忧?

这首诗的首句“向君采菊东篱下”,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景象,诗人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这里的“东篱”指的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植物,象征着隐逸生活和高洁品格。诗人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采摘菊花,可能寓意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

第二句“今日何为不采菊”,则是诗人的自我提问,表达了他对当前境遇的不满和无奈。这里用“何为”来反问,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他觉得自己应该像古人一样远离尘嚣,享受田园之乐,但如今却被卷入官场纷争之中,无法如愿以偿。

接下来的第三句“若言远行无所思”,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安慰之语。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远离世俗纷扰,那么即使身处远方也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然而,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内心感受,他虽然在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但实际上却感到空虚和失落。因此,他渴望能够在官场之外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一句“何以解忧?”则是诗人对友情的呼唤。他认为,只有真挚的朋友才能理解他的痛苦和困惑。在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不满。他希望朋友们能够倾听他的心声,给予他理解和支持,使他能够走出困境,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方向。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它不仅具有艺术魅力,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以上内容是基于你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进行的解读。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或者想要探讨其他话题,请告诉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