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百咏 其六十六 泗洲庵

旧寺丘墟后,重兴岁月赊。
莫将闲祸福,容易托僧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尧同的《嘉禾百咏 其六十六 泗洲庵》是一首表达对旧寺重建的感慨和对僧人态度的批评的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遗迹的怀念,以及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析:

  1. 诗人简介
  • 张尧同(1204-1283),南宋诗人,字元干,自号鲁岩山人,又号东湖居士、石屏先生等。他出生于秀州嘉兴,后居金华山中,著有《东湖集》。
  1. 作品原文
    旧寺丘墟后,重兴岁月赊。
    莫将闲祸福,容易托僧伽。

  2. 词句解析

  • “旧寺丘墟后”:描述了旧寺庙被废弃后的荒凉景象。
  • “重兴岁月赊”:表达了希望寺庙能够尽快得到重建的愿望,但这种愿望似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
  • “莫将闲祸福,容易托僧伽”:这里的“莫将”意为不要,而“闲祸福”则表示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或灾祸。“容易托僧伽”则暗示了一些人可能会因为贪图寺院的财富而轻易地将寺庙托付给僧人。

张尧同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旧寺的描述和对僧人态度的批评,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怀旧以及对当前社会风气的担忧。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