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勋阀似汾阳,人物君看同舍郎。
坐废衣冠谁论荐,中兴文字亦生光。
未妨俗子轻薰沐,元得诗翁妙主张。
闻说平戎遗策在,何时目击阵堂堂。
次韵晁待制喜富季申迁校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晁待制喜富季申迁校书》是宋代诗人张扩的作品,全诗如下:郑公勋阀似汾阳,人物君看同舍郎。坐废衣冠谁论荐,中兴文字亦生光。未妨俗子轻薰沐,元得诗翁妙主张。闻说平戎遗策在,何时目击阵堂堂。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以及作者张扩的个人经历:
创作背景:《次韵晁待制喜富季申迁校书》的作者是张扩,他于南渡后历任多个官职,最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这首诗作于张扩任秘书省校书郎期间或其前后,具体时间不详。诗中表达了对于富季申迁校书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社会风貌。
主题思想:诗的第一句“郑公勋阀似汾阳”,通过与唐代名将郭子仪(汾阳王)相提并论,赞美了富季申家族的功勋显赫和荣耀。第二句“人物君看同舍郎”,则表达了对富季申个人才华的认可,认为他在同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诗的第三、四句“坐废衣冠谁论荐,中兴文字亦生光”进一步强调了富季申的才华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他的晋升不仅对他个人来说是荣耀,也为国家的文化发展带来了希望和光明。第五、六句“未妨俗子轻薰沐,元得诗翁妙主张”则展现了诗人对富季申才华的自信,认为即使世俗之人也难以忽视,而他自己则是能够准确把握时机和方向的智者。
作者张扩的经历:张扩,字彦实,一字子微,宋饶州德兴人,徽宗崇宁五年进士。他曾担任国子监簿、博士等职,并调往处州司工曹事。在张扩的人生轨迹中,南渡后他曾任知广德军、权中书舍人等职务。
张扩的《次韵晁待制喜富季申迁校书》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在当时社会政治背景下的一种文化和政治现象的记录。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文学创作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