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竹

谁解香根一种寒,试尝炎帝作朝餐。
余生倘遇袢襟渴,一任清凉露肺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澹竹》是宋代诗人张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清香和高洁,展现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与清雅品质的赞美。

《澹竹》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独特品质的赞赏。诗人以“谁解香根一种寒”起头,直接点明了竹子的特质——它的香味源自于其独特的根部,而这种香气却给人一种寒意。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竹子的特性,也隐喻了诗人自身的孤高和不随波逐流的个性。随后的“试尝炎帝作朝餐”,则是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珍贵和难得。这里用“炎帝”作为比喻,暗示竹子在众多植物中的独特地位,如同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氏为人类提供的食物一样,竹子为人们提供了清新的氧气。

诗中的最后两句“余生倘遇袢襟渴,一任清凉露肺肝”表达了诗人的一种豁达情怀。这里的“袢襟渴”形容的是诗人自己处于困境或困难中,需要找到一种清凉来净化心灵。而“一任清凉露肺肝”则意味着诗人愿意接受这种清凉,即使身体上的清凉可能无法完全消除心灵的苦闷,但他依然坦然面对,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

《澹竹》这首诗不仅是对竹子特性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个人品格的真实写照。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诗人传达出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理解和追求,即在任何困境中都保持清醒、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