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其十

人间何处难忘酒。水边石上逢山友。
相约老山林。幽居不怕深。
浮名心已尽。倾倒都无隐。
一盏此时无。交情何以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温庭筠《菩萨蛮》词作解析

在唐代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温庭筠以其独特的词风独树一帜。《菩萨蛮·其十》就是他众多作品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艺术成就和情感表达至今仍让后人津津乐道。

《菩萨蛮·其十》创作于公元850年左右,即唐宣宗大中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也为温庭筠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这首词上片写人妆饰之美及登临所见春山之美,结句回忆驿桥送别。下片则抒发了春归人不归的隐痛,自伤苦忆之情。整体结构严密,由物及景,由景及情,情感起伏,宛若行云流水,自然过渡。

词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宝函中的钿雀金鸂鶒熠熠生辉,沈香阁上的吴山碧翠欲滴。杨柳如丝般柔长,春雨时至,驿桥边春意融融。画楼上传来音信断绝,江南岸芳草萋萋。这些生动的意象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捕捉,更透露出深深的离愁与思念。

特别是“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一句,更是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一种无人理解的孤独和哀愁。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深沉,使得这首词成为了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

《菩萨蛮·其十》的艺术特色在于它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通过景物的变化折射出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这种由外到内的转化,使得整首词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又充满了细腻的个人感受。

作为唐代文人的代表之一,温庭筠以其精湛的文学技艺和深邃的情感世界,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菩萨蛮·其十》,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佳作,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诗词杰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