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汧河

岐南一舍过长汧,路近陈仓始入山。
三十三程桥栈外,平川始下鹿头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汧河》是宋代诗人张方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张方平,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宋应天宋城人。他是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
  1. 诗歌原文
    岐南一舍过长汧,
    路近陈仓始入山。
    三十三程桥栈外,
    平川始下鹿头关。

  2. 诗歌鉴赏

  • 《过汧河》是一首简洁明快的小令,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征,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山川的深厚感情。
  • 诗中“岐南一舍过长汧”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岐南停留的情景,“长汧”一词暗示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 “路近陈仓始入山”则表达了诗人即将进入更深层次的山区,意味着旅程的开始和深入。
  • “三十三程桥栈外”与“平川始下鹿头关”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走过的路程,还通过对桥梁和山口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动感和画面感。这不仅是对地理特征的描述,也是诗人情感的一种表达,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过汧河》不仅是一首简单的旅行诗,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文化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其作者、诗歌原文以及艺术特色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