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柳澥下第出京

少年心骨壮,功名期力殉。
文邀马卿评,剑谒猿公问。
御良骥足逸,胡为车三偾。
浮沉道所尚,穷达天之分。
迹从逍遥游,心与洪蒙论。
姑佩湛卢归,休复较铦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柳澥下第出京》是宋代诗人张方平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品原文
    少年心骨壮,功名期力殉。
    文邀马卿评,剑谒猿公问。
    御良骥足逸,胡为车三偾。

  2. 词句注释

  • 少年心骨壮:描述年轻人的志向和勇气。
  • 功名期力殉:表明了作者对于功名的执着追求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
  • 文邀马卿评:表示通过文学来评价(马卿指汉代文学家司马迁)。
  • 剑谒猿公问:意味着用剑来寻求智者的指点。
  • 御良骥足逸:比喻有才能的人应该得到合适的位置和机会。
  • 胡为车三偾:表达对当前状况的不满或困惑。
  1. 白话译文
  • 年轻人心怀壮志,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功名。
  • 希望通过文人的评论来获得智慧和指导。
  • 使用锋利的武器来寻求智者的建议。
  • 认为应该让有才华的人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让他们陷入困境中。
  1. 创作背景:《送柳澥下第出京》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即许多青年学子怀揣着功名梦想,但在激烈的科举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张方平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望与担忧,希望他们能够找到正确的道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 名家点评:张方平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和官员,其诗词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他的诗歌多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3. 轶事典故:《送柳澥下第出京》可能也蕴含了张方平个人的一段经历。他可能在仕途上遇到过挫折,但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获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首诗也可能是他在特定情境下创作的,用以鼓励和支持那些遭遇困难的年轻人。

  4. 作品赏析鉴赏:从艺术角度来看,张方平的这首诗语言质朴而不失文采,通过对人物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社会图景。诗中的意象和比喻富有象征意义,如“御良骥足逸”比喻有才能的人应该被重用,“胡为车三偾”则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送柳澥下第出京》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个人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张方平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当时社会的关注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