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

入门认溪碧,循流识深源。
念我昔此来,及今七寒暄。
人事几更变,寒花故犹存。
堂堂武夷翁,道义世所尊。
永袖霖雨手,琴书贲丘园。
当时经行地,尚想语笑温。
爱此亭下水,固若玻璃盆。
晴看浪花涌,静见潜鳞翻。
朝昏递日月,俯仰鉴乾坤。
因之发深感,倚槛更忘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是南宋理宗淳祐七年,诗人张栻所作。该作品通过描绘碧泉书堂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张栻(1132-1180),字敬夫、钦夫、乐斋(愫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四川绵竹人。他是南宋理宗淳祐初年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祐观。张栻是理学与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朱熹的思想,与吕祖谦齐名,合称为“东南三贤”。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是张栻在赴任途中经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时所作。诗中,诗人以“入门认溪碧,循流识深源”开篇,生动描绘了碧泉书堂的秀美山水景色。接着,诗人感慨道:“念我昔此来,及今七寒暄。”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故地变迁的感叹。

诗中还提到了“人事几更变,寒花故犹存”,这反映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于依然存在的自然之美的珍视。最后,诗人用“堂堂武夷翁,道义世所尊”来表达对他先贤的崇敬,以及对自己责任的承担。

《过胡文定公碧泉书堂》作为宋代诗人张栻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其高超的文学造诣,也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是研究张栻及其时代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