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同年徐正夫司户时欲卜筑嵩洛间

少别老相见,无言空惘然。
功名属多病,诗酒乐衰年。
釜厌颜公粥,囊须赵壹钱。
归装何日办,嵩少好林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同年徐正夫司户时欲卜筑嵩洛间》并非一首文学作品,而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一首五言律诗。张耒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诗的创作背景与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张耒与徐正夫相识后的一种友情表达。徐正夫在仕途中可能遇到了困难,想要在嵩洛之间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卜筑(即定居),而张耒则以诗相赠,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支持。这首诗可能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2. 内容主题:诗中的“少别老相见,无言空惘然”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感慨,以及面对未来可能分离的无奈。“功名属多病,诗酒乐衰年”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功名的追求感到无力,转而享受诗酒的乐趣,体现了一种对现实不满而又无法改变现状的心态。“釜厌颜公粥,囊须赵壹钱”则展现了诗人在生活上的节俭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3.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处境的理解与支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开阔,既有对友情的美好回忆,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酬同年徐正夫司户时欲卜筑嵩洛间》是张耒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诗歌,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支持,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这首诗作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